2019年无机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教研实习考核
为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授课水平,提倡教学能力应始于课堂的教育理念,2019年9月9日下午在丰盛堂芙兰学术中心A402,无机化学教研室对廖培钦、刘俊良、杨振宇三位新晋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堂试讲的考核。
每人四十五分钟的模拟课堂,青年教师都进行了认真地准备,表现出色。
廖培钦副教授在教学中引入了高水平文献,探讨了所涉及的化合物作为新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廖培钦副教授对材料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以身示范去培养学生努力钻研、求真求深的科学态度。
刘俊良副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无机化学基本原理渗透到元素性质,对“镧系收缩”、“能级交错”等教学难点进行了恰当的分解与剖析,使难点不难,不仅有效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维习惯,同时也体现了教师扎实的理论基本功。
杨振宇教授勇于挑战,选取了无机化学中最为抽象的原子结构部分作为试讲内容,并将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见识穿插于教学内容中,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宇教授极其富有教学激情,相信这种热情能够感染到学生,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优秀的化学人。

图1-5 青年教师认真准备及精彩试讲
每位教师试讲结束后,作为本次试讲的考核教师:陈六平教授、叶保辉教授、乔正平教授和石建新副教授,一一作了详实的点评。
陈六平教授告诉青年教师,课件制作是在教材和辅助材料基础上有机加工和整理的过程,课件要服务于课堂,内容甚至标题序号都要合理设计;讲授的内容要数据化、精确化,避免模糊的阐述,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叶保辉教授根据教学内容因势利导,指出“元素无机化学是基本原理的载体”、“元素性质要以基本原理为背景”这一教学方法,为青年教师将来讲解无机化学给出了最重要、最核心的指导性建议。
乔正平教授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要并将自我思维与学生思维联系起来,并注重内容的连贯性,以便培养学生严密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强调讲授元素化学要结合具体用途,让丰富琐碎的化学性质鲜活起来,使学生可以“学进去走出来”。
石建新副教授对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了点评,结合讲授内容对教学内容时间分配给予了一些建议:对于时长过长的教学内容,转移到课下作业的形式,以保证教学过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
图6-10 考核教师认真听讲及点评瞬间
本次无机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试讲考核得到了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化学系、无机化学与材料研究和学院办公室老师的大力支持。
图11 参加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