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坚持在一口井里弹石子 ”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计亮年,男,1934年4月出生于上海市,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现为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化学系教授,长期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学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共发表358篇论文,200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报讯 (记者邱瑞贤)“搞科研就像把石子弹进井水,弹两三米深很容易,但是要一直弹下去,弹到50米、100米,就越来越难了,我就是这个一直坚持弹石子的人。”昨晚,今年广东省高校教授中惟一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化学系教授计亮年在家中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年近七旬、一头银发的老教授精神矍铄,一番严谨又不失风趣的话语让人深受启迪。

  搞论文是越做就越难   昨日下午,北京的朋友特意给计亮年打来了报喜的电话,他却表现得十分平静,一脸淡淡的笑:“还是低调一点吧……”

  以下是记者和科学家之间的一番对话:

  记:这次有效候选人共309名,最后当选的只有58名,事前您觉得自己会当选吗?

  计:(笑)说实话,我年纪已经大了,今年本来我已经没有多大勇气和信心,是我们的书记、校长,还有我们的院士鼓励我参选。

  自1983年到现在,我的主攻方向是“金属酶和核酸酶”。我想,我之所以在学术界能获得认同,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一直专心于一个方向。我觉得科学研究像把石子弹进井水,开始弹两三米深很容易,但是要一直弹下去,从10米、20米再弹到50米、100米,就越来越难了。很多人弹着弹着就放弃了,找另外一口井,但是我就是坚持在一口井里弹石子的人。

  搞论文就是这样,刚开始做第一篇并不是很难,但是越做就越难,因为很多领域别人都做过了,这个时候很容易放弃,需要一种很大的韧力。过去23年来,我就一共做出了358篇论文,其中236篇论文被 S CI收录,论文至今被引用800多篇次。这些论文全是关于金属酶和核酸酶的系列研究论文。

  年轻院士才是国家栋梁

  记:您目前还担任研究工作吗?

  计:我要为博士生上课,同时我自己也带了10多个研究生。目前正在研究的是小分子配合物的组成、结构与 D NA的作用及其机理,探索应用前景。

  记:您怎么看待“院士”这个荣誉?计:我觉得,一个院士要有科学精神,道德学风上有表率,能帮助年轻人上去。现在的年轻人将来的成绩比老一辈的肯定会更好。其实我已经老了,今年已经69岁,年轻的院士才是国家的栋梁。

  科学精神就是献身精神

  记:您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计:献身精神。搞科学总要碰到很多障碍,我碰到最大的困难就是没仪器,每次打长途电话苦苦地问别的高校借,还经常要跑到香港查资料,但这些困难我都克服了。

  记:您觉得我国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和诺贝尔奖的距离远吗?

  计:获诺贝尔奖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也有其难度,但我觉得年轻人希望很大。

  记:您现阶段有什么心愿?计:支持和帮助年轻人把科研搞上去。

  科研基金不能搞“一把米政策”

  记: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现有条件如何?困难都出现在什么地方?

  计:近几年我们的科研仪器设备比过去进步得很快,但是我觉得在管理上应该更进一步和国际接轨。   还有科研基金的发放,现在很严格,往往下一次的发放要以前一次的成绩作参考,等到评估的时候,你没有论文,给你的分就打折扣。这种感觉就像给一把米,就要有一只鸡。科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容许年轻人有个研究前期,有一段“作不出论文”的时间,我不赞成“一把米政策”。此外,国外的科研基金可以给交叉学科发放,但是我们却没有。

  新闻链接
  院士增选宁缺毋滥
  60个名额实选58人
  据新华社电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24日揭晓:今年本可增选院士60名,但参加评选的院士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最终从309名候选人中选出58名新院士。( 摘自:2003年11月25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