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创新基金申请指南及附件下载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创新化学实验研究基金”项目申请及执行条例(2002年度)

2002年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创新基金申请表下载:
ftp://202.116.83.50/chem_sch/2002cxjjsq.doc
ftp://202.116.83.77/chem_sch/2002cxjjsq.doc
2002年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创新基金责任书:
ftp://202.116.83.50/chem_sch/2002cxjjzrs.doc
ftp://202.116.83.77/chem_sch/2002cxjjzrs.doc 3rd
化学院创新基金申请指南及附件:
ftp://202.116.83.50/chem_sch/3rdcxjjzl.doc
ftp://202.116.83.77/chem_sch/2002cxjjzrs.doc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有关化学的创造发明都离不开实验,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化学实验教学对实现化学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解决实验教学课程的多重教育功能问题,创设一种新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自主地具有会学,会发现,会探索,会综合分析、判断、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改进教学模式的单一问题,让学生带着“研究”的目的去学习,把“研究”和“学习”结合起来,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讨和尝试。在我校许家瑞副校长、实验室管理处林明河处长、教务处王庭槐处长的亲切关怀下,在陈小明院长、黄乐览书记、童叶翔副院长、张仁俊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化学院许多资深教授、骨干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与我院的科研课题密切结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增设了“创新化学实验”和“创新化学实验研究基金”,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和完善个性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同合作、自主发展为特征,以作调查、搞设计、做课题、写论文、开讲座等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化学实验综合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校内外、课内外、学科间的交互作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利用我院强大的科研队伍资源,在科研课题组里完成创新化学实验,同学们也将在下列几个方面获益:

 · 创新性实验为理论课提供了学习动力 · 面临智力挑战,丰富个人经历 · 素质在成败中提高 · 成功的研究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 与导师密切个人关系
 · 获得“创新”学分

  本基金的宗旨是让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要求上进的同学提前进入科学研究,真正感受到化学家或化学工作者从事化学研究的氛围,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索与求知欲望,能在本科教育阶段在科研方面得到一次真正的锻炼,同时推动实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经过两年的尝试,研究项目已发展到4个方面。

  一、资助类别

  1.南校区“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4.5万元) 申请对象:具有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化学院99级本科生资助金额:每项将获得1000-2000元的研究经费资助,约30项。完成时间:2002年11月—2003年6月项目负责人:毛宗万 84113781 cesmzw@zsu.edu.cn 吴京洪 84113781 ceswjh@zsu.edu.cn
  
  2.珠海校区“优生优培”计划 (0.5万元) 申请对象:化学院01和02级优秀本科生资助金额:每项将获得500-1000元的研究经费资助,约5-10项。完成时间:2002年11月—2003年6月项目负责人:刘汉标 84110918 ceslhb@zsu.edu.cn

  3.“开放实验与创新研究”项目 (1.0万元) 申请对象:化学院00级本科生资助金额:每项将获得1500元的研究经费资助,约4-6项。完成时间:2002年11月—2003年6月项目负责人:乔正平 84113986 cesqzp@zsu.edu.cn 开放实验与创新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指导教师       拟需要人数
金属离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毛宗万          2-3
人化学发光管及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的制备  钟增培         2-3人
中草药指纹图谱的光谱及色谱研究    吴京洪 马志玲       3-4人
纳米光显示材料的研究          乔正平         1-2人

  4.“挑战杯”课外科技项目 (0.5万元) 申请对象:已取得突出创新研究成绩的化学院本科生资助金额:每项将获得1500-2000元的研究经费资助,约3-4项。完成时间:2002年11月—2003年9月项目负责人:吴京洪 84113781 ceswjh@zsu.edu.cn

  二、申请程序

  1.申请者需先确定一位指导教师。若不能自行确定,综合化学实验室可提供帮助。

  2.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一个简要研究计划(包括①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及预期目标;②实验步骤;③所需仪器、药品及测试)。

  3.申请表格可向新化学楼B214室杨薇、洪惠玲老师领取或化学院主页内下载,完成后于11月15日前返回。申请“挑战杯”课外科技项目的同学需提交相关工作基础材料。

  4.收到材料后的一周内,学院组织专门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遴选并公布结果。

  5.一旦获准,基金获得者可向综合化学实验和基础化学实验室联系,落实经费和安排实验室等事宜。
  6.实验结束后,按要求提交一份论文式的总结报告,并进行答辩报告会。

  7.基金管理小组将对项目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交流和总结。

  三、管理

  1.基金获得者应遵守所在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资助经费委托综合化学实验室统一管理。

  3.综合化学实验室(包括中心实验室)、现代化学实验室及中心实验室、珠海校区的基础化学实验室,将为基金获得者提供专门实验室及现有实验设备的免费使用支持。

  四、其他事项

  若有不详,南校区的同学可向综合化学实验室的杨薇、洪惠玲老师或项目负责人咨询,珠海校区的同学可向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刘汉标等老师咨询。

  工作地址:新化学楼B212室联系电话:84113781 电子邮件:cedc27@zsu.edu.cn

                    化学院第三届创新化学实验研究基金管理小组
                        二○○二年十一月五日

附:化学院第三届创新化学实验研究基金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童叶翔
副组长:毛宗万 吴京洪
成员:毛宗万 吴京洪 刘汉标 乔正平 钟增培 叶嘉良 杨 薇 洪惠玲
评委:毛宗万 李攻科 汪 波 陈六平 卢 江 陈水挟
顾问:陈小明 黄乐览 童叶翔 张仁俊 麦堪成 许遵乐 罗镇忠 林明河 王庭槐 许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