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仪分)

课程简介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仪器分析)课程主要面向化学类专业学生,侧重各类现代大中型分析测试仪器的构造与使用等内容的学习。课程具有按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实验教学的特点,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由基本技能训练到能力和素质培养。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层次、系统的实验训练,使学生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学习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范围,不同分析仪器的构造要求一般掌握,不同仪器的分析原理及其使用方法要求牢固掌握;近代大型精密分析仪器的性能及其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要求一般了解。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充分发挥化学实验课程的育德育人功能,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生态意识、科研视野等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授课内容包括包含对知识的解释和对世界的描述,将科学内含的创新精神对外物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内塑造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最终使学生的科学基础、思想品德、实践能力、人文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和提高。

 

实验项目

1.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氟(实验33)
2.恒电流库仑法测定维生素C药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实验34)
3.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废水中的镉(实验35)
4.高效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分离检测瓶装饮用水中的阳离子(36)
5.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水中的铜(实验29)
6.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电池中汞(实验30)
7.微波消解ICP-AES测定土壤中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实验28)
8.微波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果中的Vc含量(实验37)
9.废水中三苯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实验32)

 

教学特色

       “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仪分)”是一门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常用仪器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电化学工作站及毛细管电泳等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范围。该课程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安排教学环节:第一阶段的讲座课,内容包括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安全防护、数据处理、文献查阅、报告书写和实验设计思想等。第二阶段安排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基础性实验,内容涉及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色谱分离技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通过多次反复强调练习,加强学生对《仪器分析》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对实验技术的掌握。第三阶段安排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综合度的综合性实验,学生选做实验方式,从而使课程的发展紧跟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及时接触学科前沿。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结合课堂讲授和提问研讨。指导教师在实践环节前以讲授和提问研讨方式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课程要求以科技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并完成课后习题。在期末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建议。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指导有意愿的同学积极参与该活动。

 

教学团队

image-20230608114759-1

陈国胜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及面向生命健康应用,包括蛋白质-多孔有机框架复合材料、酶固定化新技术、生物传感及标志物分析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讲授课程:仪器分析教程;大学化学实验(1);仪器分析实验。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986

image-20230608115114-2

朱芳

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环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样品前处理技术、环境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污染生态学。

讲授课程:

1. 本科生“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商品检验概论”、“电分析实验” 等课程;
2. 研究生“商品检验概论”课程;
3. 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科研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和本科生开放性、创新性实验。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839

image-20230608115327-3

徐剑桥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环境分析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材料。

讲授课程:《大学化学实验》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665

image-20230608115448-4

谢天尧

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毛细管电泳及其相关微纳分离分析技术的仪器研制和方法研究。内容涉及手性药物对映体、食品添加剂、环境污染物、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的分析应用研究。

讲授课程:

“仪器分析”、“药物分析”、“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电分析化学实验”等本科生、大专生课程。
“分析信息检测原理及其仪器系统设计”、“分析化学中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化学分析”和“毛细管电泳理论与应用”等研究生课程。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54

image-20230608115558-5

凌连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分子光谱分析,纳米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

讲授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光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19

image-20230608120626-10

瞿俊雄

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环境化学、电化学、化学信息学、系统集成。

讲授课程:

1. 大专生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微机操作系统、化学信息与微机处理、程序设计基础、化学信息学。 
2. 高教院课程:电子商务、电子化支付、移动电子商务。 
3. 本科生化学类课程:分析化学实验、环境治理、仪器分析、基础化学实验(分析)、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仪器分析I)、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仪器分析II)。 
4. 本科生IT类课程:化学多媒体软件设计、电脑数据库管理、计算机硬件技术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与动态网页设计、科技数据库管理。 
5. 全校公选课:绿色化学。 
6. 研究生课程:绿色化学(高校教师班)。
7. 通识课程:摄影科学与艺术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29

image-20230608115834-7

胡玉斐

副教授。

研究方向:发光分析、分析联用技术与装置研制。

讲授课程:本科生“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等课程。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11

image-20230608120017-8

胡玉玲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色谱分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功能分离介质研制、食品与药物分析。

讲授课程:

1. 研究生:现代分离方法,样品前处理技术; 
2· 本科生:仪器分析,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13

 

张卓旻

博士,副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色谱及光谱分析、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

讲授课程:

讲授本科生“Chemical Analysis(全英)”、“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食品化学与食品安全监测”等课程。
讲授研究生“高等分析化学”课程。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67

 

image-20230608120343-9

肖小华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1) 样品前处理联用技术及其装置研制;(2) 食品与药物分析。

讲授课程: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Ⅱ),综合化学实验。

教师简历:/zh-hans/teacher/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