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与学术道德
课程简介
《实验室安全与学术道德》为专业必修课程,1学分,18学时。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须牢固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化学安全、生物安全、用电用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的基本知识,一般掌握辐射安全的基本知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提高防御事故的能力,保障自身安全和实验室安全;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习惯。必须深刻理解学术道德的内涵,全面了解学术规范的法律法规、内容、准则与要求,充分认识学术规范社会意义和价值,形成遵守学术规范的价值观与信念。
本课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未来,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把学时培养成为具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能够引领未来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
实验项目
章节次序及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 |
所需学时 |
安全科学基础 |
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我国安全发展现状。 |
2 |
实验安全防护、用电安全 |
掌握实验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提高防御事故的能力,保障自身安全和实验室安全。安全防护的原则,安全防护装备,实验事故应急处置。电流危害,触电事故与防护,触电急救,安全用电,静电、雷电和电磁危害与防护。 |
2 |
用气安全、实验设备安全 |
气体的一般概念,气体钢瓶的安全知识,常用气体的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
2 |
化学安全 |
化学安全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危险废物管理。 |
2 |
生物安全 |
生物安全基本概念,实验室感染的类型和来源,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个人安全防护。 |
2 |
辐射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文化 |
放射性相关基础知识,辐射危害与辐射防护,放射性实验室安全管理,辐射事故与应急。 燃烧与爆炸,消防安全标志,建筑消防设施,火灾案例分析,火灾种类与灭火,火情应对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安全文化。 |
2 |
学术道德内涵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基础;学术道德相关政策与法规。 |
2 |
学术活动规范 |
学术规范行为与内在要求;关键问题解析。 |
2 |
学术不端及其危害与防范 |
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学术不端行为的本质及影响因素,如何防止学术不端,学术不端典型案例。 |
2 |
教学特色
本课程教学以重点知识讲授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案例教学为特点,以穿插提问、专题讨论来加强课堂互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阅读指定参考书,查阅相关文献,并到相关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完成书面作业、参加课程考试。
课程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课程教材:《实验室安全与学术道德》讲义(含PPT)。
主要参考书目:
1. 余新炳. 实验室生物安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王国清,赵翔. 实验室化学安全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姜忠良,齐龙浩,马丽云,王殿宝,殷宏斌. 实验室安全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杨玉圣,张保生. 学术规范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印波,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法律出版社.2018
教学团队
李厚金(副教授,课程负责人)
陈六平(教授)
瞿俊雄(高级讲师)
刘高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