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实验
课程简介
自1958年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设置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以来,《高分子物理实验》一直是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共72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以研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高分子结构及性能测试实验技能为目的。课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理论、高分子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的实验知识和关键技能,如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及力学松弛性能测试;结晶形态制备及测试;结晶度、密度测试;热分析、热稳定性及耐热性测试等,了解各种仪器的结构及测试原理。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养成节约实验材料、爱护公共仪器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既独立思考,又团队协作的精神。
实验项目
实验一 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和球晶径向生长速率
实验二 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及挤出胀大的测定
实验三 聚合物的拉伸性能测试及银纹现象
实验四 密度梯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密度及结晶度
实验五 聚合物的热重分析-TGA
实验六 聚合物的热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
实验七 聚合物的冲击性能测试--简支梁法和悬臂梁法。
实验八 聚合物的弯曲性能测试
实验九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黏均分子量及无干扰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
实验十 聚合物的热机械曲线分析
实验十一 聚合物的应力松弛
实验十二 聚合物材料的电性能的测定
教学特色
(1)所用教材为自编教材:《高分子物理实验》,李谷,符若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先进仪器照片:
热重分析仪
热机械分析仪
差示扫描量热仪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试验机
高阻计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
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电子万能拉力机
教学团队
该课程以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以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为专业依托,教学团队继承和发扬了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老一辈教授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和本科课程建设的优良传统,努力发展,力求创新,形成一只素质高、责任心强且热爱本科生教学的教师队伍。
符若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在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4年在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化学系获硕士学位, 1990年在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材料科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在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当访问学者, 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和新型炭功能材料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课程“高分子物理”及“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讲研究生课程“环境与能源材料”等。曾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已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和三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
吴丁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2006年在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目前担任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测试中心主任,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和《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编委。主讲《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加工实验》和《生产实习》等本科生课程。主要从事新型多孔高分子与炭材料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迄今以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和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4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年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017年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刘绍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及2016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及博士学位。主讲本科生《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加工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等课程。主要从事能源高分子与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包括固态电解质、碳负极材料以及电催化剂等)。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课题);已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发明专利已授权9件。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担任《功能高分子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碳-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谷,博士,讲师。1990年本科毕业于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化学系,2006年获得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主讲本科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加工实验》和《高分子化学实验》等课程。主编出版《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加工实验》等教材。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多组分多相聚合物材料。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研究, 发表研究论文三十多篇,获两项发明专利。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