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学习,贵在坚持,赢在创新 ——第十八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结题答辩会顺利举行
2019年5月16日,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第十八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结题答辩会在丰盛堂A403室举行,共有17个项目组的同学参加了此次答辩会,姜久兴教授、匡代彬教授、李厚金副教授、石建新副教授、张卓旻副教授担任答辩评委,会议由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李厚金副教授主持。
朱芳副院长出席了答辩会并作了开幕致辞,她简要回顾了“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的发展历程与人才培养成效,希望各位同学珍惜每个项目学习的机会,脚踏实地、不畏困难、持之以恒地开展学习和研究,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交流,充分展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预祝同学们答辩取得好成绩。
随后,参加答辩的各个项目代表分别从项目选题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等方面进行汇报。评委们就各课题研究的细节,数据分析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提问并给出指导意见,同时也就同学们在答辩PPT内容选材、描述技巧等方面给予了一些建议和经验分享,让同学们对自己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等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答辩会现场
各项目代表做汇报
经答辩评委综合评分,评选出第十八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的获奖名单,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朱芳副院长和评委们一起给各位获奖同学颁发了奖状。
最后,匡代彬教授代表评委组进行总结发言,他对同学们一年来付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认为今天的答辩很精彩,展示出了很多优秀的工作。同时他也指出,各种类型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希望同学们珍惜每个项目给予的学习机会,积极求实创新,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此,第十八届“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论文答辩会在师生们的和谐留影中圆满结束了,但“重在学习,贵在坚持,赢在创新”的精神仍将在今后各届的“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项目中继续传承,得以发扬!
合影
附:获奖名单
奖项 |
项目组成员 |
题 目 |
特等奖 |
池之荷、丁琳、林炳丽 |
AIE-TADF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OLED器件制备 |
一等奖 |
韩韵泓 |
近红外氟硼二吡咯类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一等奖 |
章笑研、黄玉华 |
碳量子点与钙钛矿超薄纳米片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二等奖 |
许阳 |
底物诱导促使海洋真菌Neosartoya pseudofischeri高产化学结构多样性的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 |
二等奖 |
吴炜星、房远斌、曾耀 |
Zn掺杂α-Ni(OH)2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在镍锌电池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高乐遥、陈欣影、冯晓静 |
1,3-二羟基呫吨酮的高选择性电化学卤代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
二等奖 |
徐厚扬 |
基于“分子滑轮”的新型自修复材料 |
三等奖 |
姚诗琳 |
PMOF(卟啉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三等奖 |
甘秋莲 |
膦酸单酯与炔烃的环化偶联反应研究 |
三等奖 |
莫亚玲、温毅伟、黄子悦 |
基于OSMAC策略对一株红树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研究 |
三等奖 |
胡影、梁心怡、何星辉 |
过渡金属催化的芳基化合物邻位C-H键烷基化反应 |
三等奖 |
陈铠津 |
氮掺杂多孔碳—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三等奖 |
刘世豪、林谋伟 |
取代烯烃、炔烃化合物的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