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点实验室邀请国(境)外短期专家情况汇总表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1-09
序号 | 联系人 | 来校时间 | 专家姓名 | 职称、职 务 | 工作单位 | 国籍地区 | 工作任务、报告题目 |
1 |
毛宗万
|
2013.1.8 | 钱逸泰 | 院士 | 中国科技大学 | 中国 | 科学研究的开始与立项 |
2 |
张杰鹏
|
2013.1.10 |
博士
|
新加坡
|
|||
3 | 吴明娒 | 2013.1.10 | 凌永健 | 教授 |
台湾
|
因应环境议题的绿色材料研发 | |
4 |
苏成勇
|
2013.1.15 |
教授
|
德国
|
|||
5 | 王静 | 2013.1.18 |
教授
|
台湾
|
|||
6 | 毛宗万 | 2013.3.22 |
教授
|
中国
|
|||
7 | 毛宗万 | 2013.3.31 |
博士
|
美国
|
Intravitreal Aflibercept in Treatment of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et AMD) | ||
8 |
梁宏斌
|
203.4.26 |
教授
|
美国
|
Persistent Phosphors through Persistent Energy Transfer | ||
9 |
毛宗万
|
2013.5.9 |
教授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中国 | 金属蛋白结构与功能初探 | |
10 |
毛宗万
|
2013.5.9 | 梁永晔 | 博士 |
中国
|
Inorganic/Nanocarbon Hybrid Materials for Advanced Electrocatalysis | |
11 |
张杰鹏
|
2013.5.10 |
博士
|
新西兰
|
|||
12 | 陈小明 | 2013.5.11 |
院士
|
香港
|
Reminiscence of a Half Centur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 ||
13 |
吴明娒
|
王育华
|
教授 |
中国
|
|||
14 |
2013.5.23
|
博士
|
香港
|
||||
15 |
2013.6.11
|
博士
|
Chemical Scienc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and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英国 | |||
16 |
2012.6.25
|
教授
|
中国
|
||||
17 |
2013.7.8
|
教授
|
澳大利亚
|
||||
18 |
2013.7.8
|
副教授
|
美国
|
||||
19 |
2013.8.2
|
教授
|
日本
|
||||
20 | 陈小明 | 2013.10.18 | 赵惠军 | 教授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 | Nano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21 | 匡代彬 | 2013.10.29 | Prof. Mihail Barboiu | 教授 | 欧洲膜技术研究所(Institut Européen des Membranes) | Dynamic Comstitutional Materials | |
22 | 匡代彬 | 2013.10.29 | Prof. Mihail Barboiu | 教授 | 欧洲膜技术研究所(Institut Européen des Membranes) | Dynamic Constitutional Membranes-toward artificial ionic/water channels | |
23 | 苏成勇 | 2013.10.30 | Professor Jean-Marie Lehn(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 教授 |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 | 法国 | Towards Complex Matter: Chemistry! |
24 |
童叶翔
|
2013.11.12 | 梁多多 | 编辑 | 约翰威立商务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 | Wiley材料科学期刊论文发表 -如何提高稿件的接受率 |
25 |
匡代彬
|
陈虹宇
|
教授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Tuning Interfacial Energy in the Synthesis of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 |
26 |
巢晖
|
Prof. Roy Johnston
|
教授 | School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 英国 | Nanoalloys: Two Metals Can be Better than One at the Nanoscale | |
27 |
陈小明
|
冯守华
|
院士 | 吉林大学 | 中国 | 水热合成化学 | |
28 |
梁宏斌
|
刘玉学
|
教授 |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院长 | 中国 | 稀土掺杂12CaO·7Al2O3基光电功能材料与物性 | |
29 |
苏锵
|
Wiesław Strek
|
教授 | Institute of Low Temperatures and Structure Research,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 波兰 | IR laser stimulated broadband white emission in rare earth systems | |
30 |
梁宏斌
|
Pieter Dorenbos
|
教授 |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lft, Netherlands | 荷兰 | Vacuum referred binding energies of lanthanide and transition metal impurities in compounds | |
31 |
王静
|
陈伟
|
教授 | The SAVANT Center and Department of Physic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UTA), USA |
美国 | Investigation of Luminescence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Studies and Radiation Detection | |
32 |
王静
|
Prof. Jorma HÖLSÄ
|
教授 |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 芬兰 | How to Design a Successful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Material ? | |
33 |
|
第三届“山海论坛”——材料化学领域
|
|||||
34 |
主持人:匡代彬 教授(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
|
||||||
35 |
|
陈修维
|
教授 | 高雄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 | 台湾 | 1. Synthesis of MWCNTs using CVD with and without copper catalysts | |
36 |
|
董全峰
|
教授 | 厦门大学 | 中国 | 2.基于石墨烯的功能化复合材料及其在储能/能量转换中的应用 | |
37 |
|
王静副
|
教授 | 广州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 | 中国 | 3.面向太阳能电池的新型稀土光转换功能材料 | |
38 |
|
王志伟
|
教授 | 高雄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 | 台湾 | 4.盤狀液晶遞階遞階的超分子組裝與應用 | |
39 |
|
吴顺情
|
教授 | 厦门大学 | 中国 | 5.迈向高能量密度电池电极材料: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分析、改性与新材料探索 | |
40 |
主持人:程璇 教授(厦门大学)
|
||||||
41 |
|
程璇
|
教授 | 厦门大学 | 中国 | 6. 钌硒阴极催化剂的电池性能及老化行为研究 | |
42 |
|
匡代彬
|
教授 | 广州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 | 中国 | 7.二氧化钛纳米阵列的制备与光电应用 | |
43 |
|
孔祥建
|
厦门大学 | 中国 | 8.高核稀土簇合物的可控制备与磁热性质 | ||
44 |
|
谢淑贞
|
副教授 | 中国 | 9.Surfacenanoscale Force Controlled By Molecular Assemblies | ||
45 |
|
童叶翔
|
教授 | 广州永利集团3044noc登录入口 | 中国 | 10. 基于氧化锌模板的多金属燃料电池催化活性和机理的研究 | |
46 |
鲁统部
|
高毅勤
|
教授 | 北京大学 | 中国 | 分子模拟在化学与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 | |
47 |
刘高峰
|
Prof. Dr. Ivana Ivanović-Burmazović
|
教授 | Department Chemie und Pharmazie,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Germany | 德国 |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 of superoxide, nitric oxide and hydrogen sulfide for medic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 |
48 |
巢晖
|
Dr. Anna F. A. Peacock
|
博士 | School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 英国 | Structured peptides as novel ligands for metal ions: From DNA binding complexes to MRI contrast agents | |
49 |
赵晓丹
|
李杨
|
研究员 | 重庆大学 | 中国 | 甲烷单氧化酶的化学仿生学合成—从合成化学角度的诠释 | |
50 |
陈小明
|
江雷
|
院士 | 中科院化学所 | 中国 | 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从头开始的创新理念 | |
51 |
王静
|
袁荃
|
教授 | 武汉大学 | 中国 | 基于DNA分子的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组装及应用 | |
52 |
吴明娒
|
2013.12.5 | 高庆生 | 教授 | 暨南大学 | 中国 | 基于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物设计金属非氧化物催化剂 |
53 |
计亮年
|
2013.12.6 | Prof. Aaron J. Ciechanover(2004年获诺贝尔奖) | 教授 |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ifa, Israel | 以色列 | The Ubiquitin Proteolytic System - From Basic Mechanisms thru Human Diseases and on to Drug Development |
54 |
匡代彬
|
张华
|
教授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新加坡 |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Novel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 |
55 |
毛宗万
|
涂永强
|
院士 | 兰州大学 | 中国 | 多环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 |
56 |
童明良
|
Professor Liviu F. Chibotaru,
|
教授 | University of Leuven, Belgium (比利时鲁汶大学) | 比利时 | Ab initio methodolog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anisotropic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omplexes | |
57 |
梁宏斌
|
2013.12.17 | 麦振洪 | 研究员 | 中科院物理所 | 中国 | 晶体X射线衍射的发现及其深远影响------纪念劳厄发现晶体X射线衍射 100周年 |
58 | 匡代彬 | 2013.12.24 | 王忠胜 | 教授 | 复旦大学 | 中国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
59 | 巢晖 | 2013.12.26 | Prof. Edmond Dik-Lung Ma | 教授 |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香港 | Label-Free Luminescent Oligonucleotide-Based Detection Platform - Metal Ions Detection |
60 | 巢晖 | 2013.12.26 | Prof. Chung-Hang Leung | 教授 | University of Macau | 澳门 | Label-Free Luminescent Oligonucleotide-Based Detection Platform - Enzyme Activities Detection |